被录取的代名词都有哪些?C9/985/211是重点吗?

每年高考录取季,总有些“暗语”让家长考生摸不着头脑。今天带你5分钟搞懂高校录取背后的代名词,让你一眼看懂招生规则和院校含金量。

被录取的代名词都有哪些

简单来说,这些代名词分为三大类:1)描述录取机制的“批次服从”“专业服从”;2)代表院校层级的“C9/985/211”;3)特指高分考生的“高考屏蔽生”。2023年数据显示,全国985院校仅39所,211院校112所,占高校总数不到5%,是真正的金字塔尖。

被录取代名词之院校层级

1. C9联盟是中国首个顶尖大学联盟,包括清华、北大、复旦等9所院校,2023年录取分普遍超650分。这些学校保研率高达40%,是清北复交级学霸的聚集地。

2. 985工程涵盖39所重点高校,像武大、华科等,每年招生规模约20万人,占全国考生1.2%。普通一本线超80分才有机会。

3. 211院校共112所,包含中国政法、北外等特色强校,录取分数跨度大(580-680分),是中等偏上考生的主战场。

4. 双非院校中的深圳大学、华东政法等“四非名校”,王牌专业录取分常超211院校,适合专业优先的考生。

被录取代名词之高分考生

高考屏蔽生特指全省前50名理科生和前20名文科生,查分时显示“0分”隐藏实际分数。2023年广东有70名屏蔽生,其中63人选择清华北大。这类考生手握30+所名校“强基计划”直通卡,7月底就能收到录取通知书。

另一个特殊群体是竞赛保送生,全国每年约2600人通过五大学科竞赛提前锁定清北,占顶尖院校招生计划的8%。

被录取代名词之批次规则

1. 提前批:军校、公费师范生专属批次,录取率仅3%,但毕业包分配。2024年北师大公费师范生录取线超普通批15分。

2. 批次服从调剂能提升20%录取概率,但可能被冷门专业录取。数据显示,70%考生选择服从调剂,其中30%入学后申请转专业。

3. 专业级差制存在于20%的院校,比如北大医学部设3分级差,第一志愿未录取会扣3分参与第二志愿排序。

被录取代名词之特殊联盟

除了C9联盟,还有三大实力派:1)华东五校(复旦、上交等)平均录取分668分;2)中坚九校(武大、中山等)分数线630-650分;3)国防七子(北航、哈工大等)军工专业就业率98%。这些联盟院校共享科研资源,毕业生起薪比普通院校高40%。

搞懂这些录取代名词,志愿填报才能有的放矢。如果对某类院校录取规则有疑问,点击下方预约按钮,专业导师将为你定制冲稳保志愿方案,助你抓住黄金24小时填报期。